海滨风景与田园风光并存,你想要的两种小清新小文艺这里都有。
在开学典礼上,西湖大学最新的筹建规划进展也正式公布,其中包括未来十年在校生数达到5000人、科研总经费或超80亿、基金会资金规模达到100亿元等重磅内容,具体如下: 西湖大学2017-2026年事业发展规划主要指标 师资队伍建设 西湖大学是一所小型研究型大学,预计到2026年西湖大学的师资队伍(教授、副教授、助理教授)规模达到300人。基础医学研究所由饶毅担任负责人,致力于连接生物学研究、针对人类状况、以改善人类健康为目的基础研究。
而且由这四位在各自领域均为领军者的顶尖学者来担任负责人,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一定是有质量有高度的。本次年会上堪称最受期待的环节莫过于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副校长、浙江西湖高等研究院院长施一公的主题演讲,他此次演讲的主题是企业家的情怀和科学家的梦想:‘新时代共同的新使命。借鉴公立高校的先进经验,同时充分发挥民办院校机制灵活、与市场更近的优势,西湖高研院以及未来的西湖大学在致力于填补我国尚缺乏世界一流的民办高校这一空白。不求大而全,而是一开始就是高起点,能够在研究方向和思路上充分与世界接轨。目前,位于云栖小镇的西湖大学校园建设工作已进入快车道,首期约30万平方米的校舍将于2020年底前完成。
西湖大学未来十年科研总经费或超80亿 今年9月2日,西湖高研院在杭州云栖小镇举行开学典礼,首届19名博士研究生正式入学。(来源:浙江在线、杭州发布微信公众号等)。针对春蕾家具公司和法米尚居经营部的侵权行为,美克家居立即委托盈科律师事务所知识产权团队代理了此案,通过调查取证,2017年1月17日,美克家居针对四件外观设计专利将春蕾家具公司和法米尚居经营部诉至上海知识产权法院,请求法院判令两公司停止侵权,并赔偿经济损失300万元。
从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对此案的判赔金额上看,司法机关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逐步增强,对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大,进行自主创新企业的合法权益将越来越会获得切实的保护。多年来,美克家居积极创新,坚持原创,在产品设计研发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以独特的设计风格成为行业引领者,自主知识产权已成为美克推动家居产业健康发展的内生动力。自主研发的家居行业创新者 美克家居始建于1995年8月,公司总部地处新疆乌鲁木齐,是一家以家具制造和家居批发、零售为主的家居全产业链的上市公司,美克家居依托家具制造业走向国际市场,现已发展成为中国多品牌、多渠道和一体化的国际综合家居消费品的代表性公司,拥有规模化、专业化的生产制造基地、高效的企业管理平台、实力雄厚的研发机构及覆盖全球的销售网络。截止目前,美克家居累计拥有专利1300余件。
在打造品牌之路上,公司美克·美家品牌的价值与影响力也获得了各方的肯定,2016年,美克家居在国际专业品牌研究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举办的2016中国品牌年度大奖评选中被认定为中国家具行业NO.1。美克家居针对侵权行为决不估息,将会不断加大维权力度,积极拿起法律武器打击不正当的市场侵权行为,以维护自身和消费者的权益,维护行业健康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近日,上海知识产权法院审理的美克国际家居用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克家居)诉浙江春蕾家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春蕾家具公司)、上海市青浦区法米尚居家具经营部(以下简称法米尚居经营部)侵害外观设计专利权纠纷案件做出一审判决,判令春蕾家具公司、法米尚居经营部自判决生效之日起立即停止侵害美克家居公司享有专利权的四件外观设计专利权(餐桌、咖啡桌、沙发、梳妆柜),并赔偿美克家居公司经济损失及承担合理费用。同年,美克家居被中国连锁经营协会认定为2016中国特许连锁百强企业。美克美家在世界品牌实验室主办的世界品牌大会上,被认定为2016中国500最具价值品牌。自主创新企业的知识产权将越来越受到切实的保护 近年来,网络和实体市场上不断出现对美克家居专利产品的仿造者和傍名牌侵权行为,通过对产品外观的仿造和低廉的市场价格,严重的影响了美克家居品牌价值。
研发设计被仿效引发专利权维权之诉 2016年,美克家居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的黑标系列外观设计产品相继上市后,春蕾家具公司和法米尚居经营部对美克家居专利产品进行了复制与模仿,并在上海市青浦区吉盛伟邦国际家具村法米尚居生活馆进行了展示和销售,严重侵犯了美克家居的在先权利和经济利益。此外,美克美家品牌早于2007年就被认定为驰名商标受到特殊保护。春蕾家具公司和法米尚居经营部的侵权行为,违背了诚实信用的原则和公认的商业道德,损害了美克家居的合法权益,构成不正当竞争。在当前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的背景下,司法实践中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正在逐步加强。
案件审理期间,法米尚居经营部针对涉案四件外观设计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无效宣告请求,8月,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做出审查决定,维持涉案四件外观设计专利权全部有效。侵权产品与专利对比图片 。
以自主创新的风格化家居设计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所以说,英文名的确不只是一个新的称呼那么简单。
也就是说,不管你的中文名是翠花、二柱子还是狗蛋,在你被称为 Vivian、David 和 Michael的工作场合,你都是外国工作标准的执行者。如果说上面的例子是没创意的表现,而有些情况好像更让人哭笑不得了,一起来看一下--如果王勃的英文名叫One bra,真的是笑哭了,如此说来,小南的英文名应该是叫做Sale nan(感觉有点难…) 那么当下的著名人物和地名呢?李开复 Carefully ?(得罪你了么..)、王健林Jolin Wang (蔡依林乱入~~)、第五大街the fifth avenue (五道口?)、格陵兰岛Greenland(那是青岛..)、珍珠港 Pear Harbor(蚌埠?)、纽约New York(新乡?) 嗯,取一个好的英文名真的很有必要,否则会让你看起来很不了解西方文化。她发现,人们听到一个名字的时候,不会仅仅把它当做一个名字,而是一个文化概念。而很多英文老师教过的学生名字也有高度的重合率,叫Jack的小男孩有5个,Tom有3个,Lucy有4个,而Vivian竟多达7个。近些年,中国人爱起英文名这件事甚至成了一种现象,一种在其他国家并不多见的现象。所以,到底为什么会变成这样?英文名代表着什么?我们起英文名的行为,究竟反映了哪些固有的思维和价值?如果一定要有一个地道的英文名,应该是什么画风? 也是基于这样的大背景,最近被而很多诺人玩得不亦乐乎的取名神器也成了很多想要拥有英文名的朋友关注的焦点。
这是几年前网上流传的一个段子。对于我们这一代人年轻人,中文名出现在各种证件档案中,网名成为我们在虚拟空间中的标签,而英文名则是工作场合或与国际友人交流时的重要名片——对于主体性涣散到了生活的各个不同领域,工作、生活、虚拟空间中都有不一样自我的现代人来说,英文名的重要性绝不低于中文名。
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一定需要一个英文名字,但如果需要的时候,有个适合自己的特点,又能寄托美好愿望的英文名字还是不错的。那么,那些被取了 Bob 这个名字的男孩们在成长过程中会倾向于去实现周围人对他的期望,让自己的性格变得更开朗,吃得更多,变得心宽体胖... 而人们通常认为叫 Tim 的人比较内向、保守,不善社交,脸型狭窄,表情严肃...那么基于人们对 Tim 的态度,男孩 Tim 在成长过程中也会慢慢变得像周围人像的那样... 这样讲起来,似乎起一个好听的英文名字真的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由于我们从小学习的汉语拼音是为了方便学习而创造的,并不是一种国际通行的音标系统,因此根据拼音读名字,时常会让歪果仁陷入一种我要怎么开口的迷惑状态中。美国《Harpers Bazaar》杂志每年都会评出进来最受欢迎的英文名字,很有参考意义。
还有一个秘密忘了说,量身定制的供参考的英文名字还有好几个,分分钟避开英文名同质化雷区的同时,也不会只能想出烂大街的Kate、Lucy、Jack、Tom之类的名字了。这句话听起来似乎有点拗口,换句通俗的话,意思就是你刚出生时原本长啥样,会随着年爹妈给你取的名字,渐渐改变。其中,夏洛特是爷爷的名字查尔斯(Charles)的女性对应名,同时也是公主的姨妈、凯特王妃的妹妹的中间名。如果你爸妈给你取名叫Tim,你相对可能脸会细长。
再加上中文有音调,即使拼写正确,被英美国家的人叫出来依然感觉怪怪的。这个概念是人们基于名字的发音、它的含义、周围取这个名字的熟人,还有叫这个名字的名人等印象形成的,当人们拥有这个概念后,会认为叫这个名字的人,应该拥有什么样的容貌和性格特点... 比如,人们通常认为叫 Bob 的人天生开朗,胖胖的,有着圆脸。
在人工智能特别流行,各行各业都开始追求大数据的当下,一个拥有美国政府的统计数据,并对数据和个人特质进行精准匹配的网站应运而生啦。且不论在外企工作的白领们工位上的姓名牌有多少是英文的,就连现在的小朋友,尤其是在国际学校就读的中国孩子,也是每人一个英文名。
最后毫无疑问,戴安娜是为了纪念小公主的奶奶,已故的戴安娜王妃。相比起来,李总李董这样的叫法,仿佛就有一种乡镇企业领导的既视感,这是追求洋气的国人所避之不及的。
如果你叫伊丽莎白,成年后你眼角和嘴角的皱纹相对比一般人少。起英文名,为了图个方便?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英文名相比中文名在国际场合中的确更好发音。比如——如果你爸妈给你取名叫Bob,那么你很可能长成一个圆圆脸。小公主全名夏洛特•伊丽莎白•戴安娜(Charlotte Elizabeth Diana)。
实际上,英语国家的人在给自己的孩子起名字时,是相当传统,甚至保守的。从中文到英文,隔了一整个语言世界,在英语世界里突兀地出现中文,的确会给人一种格格不入的感觉,这常常让爱随大流的中国人感到不安。
中国人在起英文名时并没有如此深厚久远的起名文化传统,难怪不少老外在听到中国人介绍自己 DIY 出来的、有些光怪陆离的英文名之后会愣神半天。每到春节,北上广的Mary、Vivian 和 David 陆续回家,变成了翠花、大妮和二狗子。
比如 q、x、z 这种发音,在中文和英文系统中的读法不同,按照英文读这几个音的时候会让人有一种舌头打结、欲哭无泪的感觉。而如果你叫Joy,那么这些皱纹可能就会相对多... 这些例子听起来好像是在瞎扯,但其实是有一些科学依据的,来自希伯莱大学的 Yonat Zwebner ,教授主导了关于名字对容貌的影响的研究。